格兰仕入主2年,惠而浦还水土不服吗?

人看过

2023-05-26

距离2021年5月6日,格兰仕完成对惠而浦中国要约收购,已经过去2年有余。彼时,资本市场与外界对该起收购,保持密切关注,并持看好态度。

而今,两年已过。惠而浦中国的年营收曲线依然呈下滑态势,已经持续6年。

这是否意味着,惠而浦中国近30年依然“水土不服”?答案或许没这么简单,一些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。

01

连续6年营收下滑,但利润扭亏

前不久,惠而浦发布了其2022年度业绩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。

财报显示,惠而浦2022年全年营收42.64亿元,同比2021年的49.31亿元下滑13.5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4.26万元,同比增长104.74%,实现扭亏为盈。

2023年营收10.06亿元,同比下滑17.3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0万元,同比增长162.42%。

拉长时间来看,惠而浦自2017年以来营收呈现连续下滑,营收从2019年的67.74亿元,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42.64亿元,缩水近四成。从下滑幅度来看,2019年下滑幅度最大,为-15.97,其次为2022年,下滑幅度为-13.53%。

针对营收下滑,惠而浦财报解释原因为:2021 年公司确定了“惠而浦+帝 度”双品牌战略,加大品牌投入,同时在销售渠道及策略上做了重大调整,2021 年营业收入较同期基本持平,出口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趋势。

内销方面,2022 年持续开拓新业务渠道,并优化 现有渠道,内销整体销售收入虽同比下滑,但销售结构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改善;外销方面,2022 年下半年受欧美市场经济疲软影响,公司外销收入同比也出现了一定下滑。

针对“扭亏为盈”,惠而浦给出原因:

其一,降本增效的影响。

2022 年公司管理层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,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和提升研发创新水平,加快产品结构调整。公司在成本下降、效率提升和产品布局等方面均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。

其二,汇率的影响。

目前公司外销业务收入的占比较大,2022 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外销业务的毛利有所改善,以及外币资产产生较大的汇兑收益,整体对公司利润提升 带来较大的正向影响。

其三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。

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.154 亿元,同比增加 220.79%,主要原因为: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管理,外贸类的客户及时回款;公司持续开展的降本增效工作使现金类的费用支出减少;2022年公司收入虽出现一定下滑,但通过管理改善、策略调整和降本增效等措施,使得毛利水平提升较为明显,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。

02

惠而浦在华发展29年,跌宕起伏

1994年惠而浦进入中国市场,先后在上海、广东、浙江等地建立了基于全球平台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。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办事机构,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洗衣机、干衣机、冰箱、嵌入式厨电、微波炉等。

2014年,惠而浦正式完成对合肥三洋的收购,并在当年12月18日,合肥三洋更名为惠而浦。完成对合肥三洋的收购之后,惠而浦中国拥有惠而浦、荣事达、三洋、帝度四个品牌。彼时,惠而浦希望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大展拳脚。

市场对其也持看好态度,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之后,该股股价在2013年8月披露这笔交易之后的短短四个月,从每股10元涨至16.8元,涨幅超过60%。

但,好景不长,在中国本土品牌海尔、格力、美的、海信等品牌强力竞争,以及房地产市场红利消退双重夹击下,2017年惠而浦开始走上下坡路。

2017年,惠而浦首度亏损,亏损金额9700万元,扣非净利润亏损近5亿元。时任惠而浦董事兼总裁的金友华,因2015、2016年度出现销售收入会计差错于2017年9月辞职。此时,惠而浦生产的洗衣机、电冰箱在中国白电市场排名均未进前十,形势非常严峻。

2019年,惠而浦营收下滑至52.8亿元,远低于收购合肥三洋之前的水平。惠而浦董事长在年报中称:中国家电市场价格战越演越烈,竞争进一步加剧。

到了2020年,惠而浦亏损持续,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。2021年,惠而浦首次披露要约收购书,称格兰仕将以每股5.23元向公司股东发出61%股权的要约收购,要约收购需经过中国监管部门批准。

2021年5月6日,格兰仕完成对惠而浦中国要约收购。自此,经历合资、控股、独资到合作经营定位不断变化、战略摇摆不定、水土不服的惠而浦进入“格兰仕”时代。

03

“格兰仕”时代的惠而浦,悄然变化

连续多年的亏损很难通过短时间抹平。但,惠而浦营收亏损的同时扭亏为盈,已经释放积极信号。这背后,藏着格兰仕入主之后的系统化变化。

正如媒体对其最新财报表现的评价:这个百年品牌在中国市场正在展现好的精神面貌,其现金流正在变得稳健、净利润也有大幅提升。“我们可以自信地和大家分享,惠而浦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。”不久前的营销年会上,惠而浦中国总裁梁惠强如是说。

那么,”格兰仕“时代惠而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

其一,以场景为引擎,构建家电家居一体化。

在家电家居一体化行业发展大势下,惠而浦确定了在百年家电品牌的基础上,”构建更多品类优势产品链,以场景为引擎,推动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“的路径。

品牌上,实施惠而浦与帝度双品牌战略,其中惠而浦走高端路线,致力于提供一站式美好生活解决方案,帝度专注冰箱、洗衣机消费升级,满足用户多样化时尚化需求。

产品上,继续深耕洗衣机、干衣机、冰箱、洗碗机、厨电在内的智能家电产品。在厨电品类上,依托格兰仕在厨电领域的深厚研发与制造实力,带来“W5烟灶、W5微蒸烤、W9嵌入式冰箱、欧诺娜洗碗机、进口酒柜、消毒柜、垃圾处理器”等组成的一站式厨电解决方案,在厨房场景内,打造了相对完善的厨电品类布局。

图片

其二,赋能全渠道,聚焦中国市场。

“本土化”,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核心主题。进入中国市场近30年,惠而浦中国始终未挤进家电前三甲,除了企业自身管理等问题之外,本土化是主要原因之一。格兰仕入住之后,在”本土化“发展方面更加高举高打。

2022年,惠而浦顺应渠道多元化、立体化趋势,升级终端体验场景(在全国范围内打造400家惠而浦综合店)、关闭低效门店的同时,也在不断加强线上新型渠道的布局。

据悉,惠而浦中国将中国市场划分为“自有商城、专卖店、地方零售、定制渠道”等九大细分渠道。线上市场,惠而浦中国则以“传统电商+新兴电商+自有商城”三大渠道布局为主,在自营商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,高效触达消费者。

定制渠道方面,惠而浦专门成立定制与整装业务部,进一步推动与家居企业的跨界合作,赋能家电前置化布局。据悉,2023年,惠而浦中国将会继续布局100家专卖店。

在线下卖场渠道,惠而浦与国美关系破裂,其财报中称要主动退出低效渠道,但“推进苏宁、五星和地零(地方零售商)转代理的切换”。

结语

当惠而浦逐步抹平此前多年走过弯路的不足,审时度势在中国本土市场“焕新出发”,它能否破而后立,成为撼动海尔、美的、格力“三足鼎立”局面的巨头呢?

关键字:
下一篇
2023厨卫展吹来行业复苏暖风,释放厨电消费新趋势

2023厨卫展吹来行业复苏暖风,释放厨电

热门品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