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威预测:2026 年家电以旧换新“国补”有望续航

人看过

2025-11-21

根据《中国日报》报道,家电数码以旧换新“国补”政策有望延续至2026年。相关专家表示,消费者对家电、数码设备的升级换新需求尚未完全释放,仍有较大潜力。同时,我国充

根据《中国日报》报道,家电数码以旧换新“国补”政策有望延续至2026年。相关专家表示,消费者对家电、数码设备的升级换新需求尚未完全释放,仍有较大潜力。同时,我国充足的财政空间,为这一惠民政策的延续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尽管政策明年是否延续尚未正式“官宣”,但从多项政策信号与市场趋势来看,其延续的可能性非常明显。

 

多方权威机构预测国补将延续

 

权威专家认为,国务院在2024年3月启动本轮以旧换新工作的文件中,明确设定了到2027年废旧汽车和废弃家电的回收量目标。此外,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“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”,为资金来源提供了保障。以上政策表述加上10月底发布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中对“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”的强调,都表明政府很可能在2026年延续以旧换新政策。

同时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,提振消费是今年九大任务之首,2026年作为“十五五”的开局之年,坚持提振消费依旧非常重要。“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宏观政策的导向,加强财政政策在消费方面的支持力度。2024年和2025年,我们实施以超长期特别国债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我想2026年还需要再坚持一段时间。”王微说。

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也指出,2026年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可能维持在3000亿元人民币,和今年的力度保持不变。他还强调,政策重点将从追求规模转向精准配置资源,进一步扩大适用商品范围、覆盖更多农村地区。

 

国补撬动家电消费,对冲房地产下行

 

国务院自2024年起向地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其中重点加大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,当年资金规模达1500亿元。2025年政策进一步加码,资金额度提升至3000亿元,这直接带动家电、汽车、数码等产业万亿级消费规模。

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行业背景下,这一系列资金支持为家电行业近两年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成为稳定市场的强心剂。

据2025年国家商务部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5月31日,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.1万亿元,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.75亿份。而在此前的1-4月,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系统数据显示,超过3400万名消费者参加家电产品以旧换新,累计购买的12类家电产品超过5100万台,带动销售1745亿元。

在2025中国家电营销年会上,GfK中国家电事业部大家电业务负责人彭显东在报告中指出,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“国补”政策效应加速释放,既有效盘活存量需求,也成功激发新增消费潜力。政策覆盖范围内的产品成为市场增长主力,1-9 月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达 7510亿元,同比增长10.2%。

小家电领域表现亮眼,咖啡机与清洁电器增长动能强劲,零售额同比分别大涨72.2%、36.0%。从产品端来看,国补政策持续推动行业向高品质升级,健康化、高颜值、智能化、舒适乐享类产品迎来爆发式发展。

这两年“国补”政策的持续落地,背后正是我国经济引擎的换挡转型期。房地产作为核心变量,其影响力早已跨越多产业,不仅牵动钢筋、水泥等上游链条,更曾长期撑起家电、家装等下游产业链的半壁江山。新房交付所对应的整套家电家居采购需求,本是确定性极强的消费场景。

而以旧换新的“国补”本质是一场国家引导的压力“对冲”,用财政力量主动创造消费场景,抵消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家电、家居等耐用消费品需求滑坡。它不再是为外循环补位,而是给内循环中失速的旧引擎续航,更关键的是,为新旧经济引擎的平稳切换争取了宝贵时间,而这个时间段,也是国内家电企业转型变革的关键期,若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,企业后续面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。

综合以上这些利好信号,您如何看待2026年“国补”延续的可能性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预测。

关键字:

热门品牌